“网络爆款制造者”是怎样炼成的
我们在网上购物的时候,经常会看到“秋季爆款”、“冬季爆款”、“淘宝爆款”等字样,这一方面是商家的宣传噱头,一方面也告诉我们“爆款”是可以人为制造的。嘉兴科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生就是这么一个“网络爆款制造者”,从“北漂”青年到创立自己的公司和营销团队,网络分销为他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。
马建生是桐乡人,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就开始了长达五年的“北漂”生活。“2004年毕业前开始在当当网实习,毕业半年后在北京的一家网络公司找了一份做业务员的工作,底薪800元。”马建生说,从小老师对他的评价就是“不聪明,最努力”,工作之后他继续努力奋斗,在跑业务的同时主动给老板做营销方案。
“开始老板根本看不上我这个刚毕业的‘小朋友’做的方案,后来被我的执著打动,认真看完我的方案后就在公司成立了策划部,我是这个部门唯一的员工。”从这个时候起,马建生的营销策划能力开始展现。
2009年,由于母亲身体不太好,家人不赞成他继续留在北京,马建生带着同为嘉兴“北漂”一族的妻子回到了桐乡。可是回来做什么呢?“我一直在IT行业工作,对网络最熟悉,所以那段时间每天泡在网上,浏览国内外的购物网站。很快,美国一家团购网站上的一款产品引起了我的注意。”马建生说的就是他回家后所做的第一款产品:袖毯。马建生说,所谓“袖毯”,就是在毛毯上剪两个洞,缝上两条袖子,看电视或者玩电脑的时候穿上,毛毯就不会从身上滑落了。
找到了产品,下一步就要找厂家来做。马建生对面料、裁剪等一窍不通,只得请在桐乡做蚕丝被的朋友选面料、找厂家,“当时手里没什么钱,也不知道这个产品能不能卖出去,只做了6000元钱的货。”
马建生说,产品做出来了,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开网店做零售,他却开始在淘宝网上联系卖家,向他们推销自己的产品。“我没有任何零售经验,没有信心做好,但是我对网络最熟悉,所以决定做网络分销,也就是在网上找经销商,利用他们本来的网店、积累的人气来销售我的产品。”在向网络经销商推销“袖毯”的同时,马建生也在各大论坛、博客上为“袖毯”造势,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个产品。
没想到,马建生“灵光一闪”发现的“袖毯”,在2009年春节前3个月卖出了15万套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网络爆款”。每套毛利10至15元,3个月内马建生净赚上百万元。“成功来得很突然,当时只有我和妻子、一个朋友和一个员工四个人,每天既要在网上接单,又要打包发货,忙得团团转,我妻子的手上长满了冻疮。为了节约时间,我买了一个大音响,在打包的时候一听到旺旺的声音就冲到电脑前。”
冬去春来,2010年春天,马建生又开始寻找适合夏季销售的产品。“这次我看上了日本一家网站销售的冰垫。”对于冰垫,大家并不陌生,但是马建生发现的冰垫不是一般的水垫,而是可以“自循环”的冰沙垫,它的原理就是与人体接触时,垫内的生物冰遇热反应,释放丝丝凉意,使用时不需要电源,也不需要其他外部条件。
马建生感觉到这款产品肯定会火,但是找生产厂家遇到了难题,“我不懂日语,通过翻译网站得来的信息不够精准。后来,我想到这些国外的热销产品大部分是made in china,就在全国各地找制造商,历尽艰难,终于找到了这种冰垫在中国唯一的生产厂家。”后来,这个冰垫在2010年夏天卖出了20多万个。
网络分销找到“道道”
创业的道路总是充满了汗水和泪水,由于长期熬夜且用眼过度,2012年底,马建生的眼睛一到晚上就不能睁开,“那段时间我只能闭着眼睛给员工开会,睁开眼睛就一片血红,医院都查不出病因。”
马建生的努力没有白费,2012年,他的公司搬到了颐高广场,现有50多名员工。4年前投入10万元钱,现在年销售额已经上亿元了。
“我们能给客户提供的是新产品、安全库存、完整的营销策划方案和品控,下面的经销商只需要卖我的产品,其他一概不用操心。”马建生说,最初他是靠灵感寻找好的产品和品类,现在公司是靠数据“吃饭”,“我们通过分析各个购物网站的销售数据来确定做什么产品。”马建生说,现在主动找上门的制造商越来越多,“我们面对的‘诱惑’也越来越多,就更需要我们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寻找产品。”
马建生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功,是因为“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”,今年禽流感暴发后,他敏锐地感觉到今冬的羽绒价格会很高,经过半年的努力,他开发出了一款代替羽绒服的蚕丝服,“蚕丝服的价格与羽绒服差不多,穿上以后比羽绒服轻盈得多。”马建生说,下一步公司会向服装行业进军,希望可以制造出更多的“网络爆款”。
